掌握救命技能筑牢安全防线
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,提升教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,我校联合市红十字会于2025年3月27日在校内举办“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”专题培训班。来自各学院、部门共计100名教职工参加此次培训,并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,顺利获得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资格证书。
一、理论结合实践,掌握“救命技能”
本次培训采用“理论授课+情景模拟+实操演练”相结合的模式,内容涵盖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、心肺复苏(CPR)、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、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、创伤止血包扎、骨折固定、烧烫伤处理及常见急症应急处置等实用技能。市红十字会资深讲师通过案例分析、视频演示和人体模型操作,深入浅出地讲解急救原理与操作规范,参训教职工认真记录要点,积极互动提问。二、模拟实战演练,筑牢安全防线
在实践环节中,教职工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演练。从发现倒地伤员到评估环境安全、判断生命体征,再到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,每位学员需在黄金4分钟内完成标准化操作。此外,创伤包扎考核要求学员针对不同部位出血情况,熟练运用环形包扎、螺旋包扎、“8”字包扎等技术,确保止血有效且避免二次伤害。参训教师纷纷表示,这些技能既能在校园突发事件中保护学生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救助他人,真正实现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目标。
三、构建平安校园,彰显人文关怀
应急救护能力是新时代高校教职工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。此次培训不仅强化了教职工的生命责任意识,也为创建“平安校园”提供了坚实保障。市红十字会代表对参训学员的学习成果给予高度评价,并表示将持续推进校地合作,共同构建“黄金四分钟”应急救援网络。
我校近年来持续推进校园安全体系建设,通过开设急救选修课、组织应急演练、配备AED设备等方式构建生命安全屏障。本次培训班的开展,标志着我校教职工急救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,为守护师生生命健康增添了一道坚实防线。
后勤与基建处
2025年3月27日